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
医院简介
【医院简介】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始建于1986年,1996年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2015年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2024年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医院。是一所集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于一体综合性中医医院。
医院以中医为特色,集中西医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教学基地、河北北方学院教学医院、北京市平谷区中西医结合胸痛中心、北京市平谷区安宁疗护中心、北京市平谷区老年病医院、北京市平谷区康复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临床实习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创新发展联盟医院。此外,医院还多次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等称号。
【人才队伍】
医院现有职工880人。高级职称107人,硕博士研究生1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国家级传承指导老师1名,首都国医名师1名,首都名中医1名,首都中青年名中医1名,市级传承指导老师3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北京市中医卓越人才、复合中医药学术带头人1名。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站)8个。
【医疗设备】
一、先进设备仪器
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
2.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
3. 高端螺旋CT
4. 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
5. 移动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
6. 消化内镜能量工作站
7. 电子胃肠内窥镜系统
8. 高清腹腔镜
二、先进检验设备
1. 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
2. 尿液分析流水线
3.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4. 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
5.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6. 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
7.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
三、中医代表性设备
1. 中医经络检测仪
2. 舌面脉四诊仪
3. 中医体质辨识仪红外热成像仪
【医院规模】
医院占地面积41367平方米,建筑面积46051.36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医院三期工程暨全国“中医药平急两用”综合楼项目正在建设中,将新增建筑面积45527平方米。现有科室55个,其中职能科室21个,临床科室27个,医技及辅助科室7个。
【医疗技术】
医院坚持中西医并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开展了大量的现代诊疗技术。如冠脉介入、神经介入、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技术、颈腰椎神经根减压融合术、腰椎间孔镜技术、颈膝髋关节镜技术等。同时开展多项中医特色技术,如医院推拿科创始人见国繁书记开创的“见氏调脊术”,荣获北京市健康养老项目首批十项技术、也是北京市中医品牌技术。以及铍针疗法、针刀技术、刃针、针灸、推拿、中药膏摩等在各临床科室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全方面、个性化的治疗服务,实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科研教学】
一、科研
医院是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近15年立项科研项目: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9项,市局级科研课题13 项,区级课题29项,院级课题89项,横向合作课题65项。累计科研项目资金:616.3634万元。累计发表论文463篇。获得国家专利25项。
二、教学
现有国家级、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4人:国家级指导老师1名:于增瑞,市级指导老师3名:见国繁、刘福奇、徐寅平。现有国家级、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站)共9个: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4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名老中医工作站平谷中医院分站4个。
【学科建设】
医院拥有北京市级及以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为康复科。北京市级重点专科6个,分别骨伤科、推拿科、脑病科、内分泌科、针灸科和康复科。医院拥有北京市级重点学科2个,区级重点学科10个。医院学科建设将不断完善,中医药特色优势将不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