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临床无小事,细心让生命更美丽——记一条患者发来的感谢信
日前,我院内分泌科王秀芝主任收到一条来自患者家属的微信,言语虽少,字里行间但却饱含了患者对该院内二科医护人员的认可和感谢之情。
该患者是一名67岁的老太太,9月23日因为呕吐、打嗝、腹胀在我院门诊查尿常规发现尿酮体阳性、血糖升高以“糖尿病酮症”收入我院内分泌科。患者高龄,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病史,我院内分泌科赵莹医生经过详细的问诊查体后给予了对症、补液、降糖、灭酮体等治疗后,第二天患者病情便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然而此后连续两天晚上,患者还是反复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对症止呕、改善胃肠动力等治疗后病情可缓解,但仍反复,心细如发的夜班值班医生刘汇文医生不放心,在患者再次发病时给患者做了一个心电图,对比入院的心电图,发现患者部分导联T波较前有改变,考虑“心肌供血不足”,给予改善心肌供血治疗后患者症状同样能够得到缓解。于是第二天赵莹医生上班时了解情况后便积极请了心内科会诊,考虑患者确实属于“心绞痛”发作,建议择期行冠脉造影检查,指导进一步治疗。于是,科主任王秀芝和主管医生赵莹同家属详细解释了患者的病情以及目前的治疗情况,并耐心细致地讲解了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同时也建议患者家属可考虑积极转入心内科专科进一步诊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亲切的态度让患者家属感到钦佩和放心。然而在家属商议期间患者出现了频发心绞痛,赵莹医生在及时用药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家属及早上级医院专科就诊,家属同意并及时转院。最后患者随家属到了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冠脉造影术,发现心脏冠脉三支病变,其中两支接近闭塞,一支严重狭窄,经治疗,患者病情的到了有效控制。于是,就有了患者家属发来的微信以及反复致电表达的感谢之情:
“……在此我对赵大夫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经验,对我的病情做出了精准的判断表示感谢。您给出的治疗建议科学合理,让我母亲的康复之路变得清晰可见。在治疗过程中,您时刻关心病人的状态,耐心解答家属的每一个疑问。您的专业、负责与温暖,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为我带来了希望和勇气。我会永远铭记您的付出与努力,再次向您表达我最诚挚的感激之情。”
短短几句话,见证了医患之间真诚、温暖的情谊。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位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的感恩、敬意之情,更是对我院内分泌科的认可,一次次激励着我院内分泌科医护人员,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医患之间彼此的真诚与和谐。
林巧稚院士曾经说过:“临床无小事,哪怕是一滴汗……需要细心和坚韧,一点小小的疏忽会给别人带来多么大的不幸;而只要略加小心,又会给别人带来多么大的欢乐!”我院内分泌科王秀芝主任也常常将一些案例反复拿出来对我院内分泌科医护殷切地叮咛嘱咐,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发病风险之大,临床容易忽视的细节之多、后果之严重,时刻给我们敲响警钟。正是这样的反复叮嘱,让我们在临床上从不敢掉以轻心。我们也将更加精益求精,争取做到“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以更严谨的态度,为每一位患者保驾护航。
供稿:内分泌科周薇
责编: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