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智汇杏林启新篇 才聚平谷谱华章——平谷区中医医院5家区级高层次人才工作室荣耀授牌

发布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金秋送爽,杏林飘香。9月11日,“智汇平谷,才聚未来”优秀人才培养专题人才咖啡日活动在金海湖镇海湖湾圆满举办。区委一直以来秉持着“爱才、懂才、聚才、兴才”的理念,将人才视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活动现场,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赵文侃出席活动并致辞,充分展现了区委对人才的重视与关怀。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人才高地建设专班有关同志出席此次活动,体现了上级部门对平谷区人才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区卫健委党委一直以来都把学科建设作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区卫健委党委书记曹玉敏等部门领导及高层次人才代表齐聚一堂。

  活动现场,29家新评定的高层次人才工作室获颁牌匾。其中,我院“调脊术传承高层次人才工作室”、“中医针灸高层次人才工作室”、“中西医康复诊疗高层次人才工作室”、“中医内分泌诊疗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及“不孕不育诊疗高层次人才工作室”五个工作室,从众多参评工作室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涵盖了推拿、针灸、康复、内分泌代谢及生殖医学等多个专科领域,充分体现了医院“突出特色、聚焦专病、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战略。

6.jpg

  作为调脊术传承工作室主持人之一,白金山主任在发言中表示,工作室将在首都名中医、调脊术创建者见国繁书记的引领下,以人才为基石构建与区域发展共振的培养体系,分三层次推进——筑基固本培育“工匠型”青年骨干,依托工作室提升其技艺与临床思维;攀高育新锻造“创新型”领军人才,依托项目形成研究成果;融汇致远引育“复合型”高峰人才,以开放姿态引育交叉人才。培养路径为临床筑基、科研驱动、学科融合,目标是形成适配区域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健康与产业注入活力,最后他以《指间春秋》一诗表达愿景与决心。在交流环节,我院工作室代表紧扣医药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等主题,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为区域人才自主培养积极建言献策。

7.jpg

  此次授牌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院党委在区委组织部以及卫健委党委的领导下,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名师带教、科研攻坚、技术推广”的模式,培育一批中医临床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区域专科诊疗中心,为高大尚平谷建设,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调脊术传承

高层次人才工作室

  主持人:

  见国繁、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平谷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名中医、首届北京中医行业榜样、首都中医“为民办实事榜样人物暨首都杏林健康卫士”、首都健康服务榜样类“上工示范人物”、北京市复合型中医药学术带头人。现任国际脊骨神经科学会-美国生命大学-史蒂芬脊骨神经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8.png

  白金山:主任医师,现任平谷区中医医院推拿科主任,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骨干人才。北京市十四五重点专科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整脊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师从于见国繁、付国兵、闫喜换专家,潜心学习脏腑推拿、拨筋通络诊疗体系、调脊术等筋骨病治疗技术。

9.png

  建设目标:

  推拿科是北京市十四五首批重点专科,北京市基层重点学科示范基地,北京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平谷区卫健委首批优势品牌学科。工作室将在继承见国繁首都名中医经验基础上,促进推拿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创新疾病治疗理念,营造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以本学科发展目标为出发点,立足于推拿防治脊柱相关疾病、骨关节相关疾病、功能性内科病、小儿疾病等研究方向,以现有首发项目“调脊术配合强筋健腰功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期辨证治疗的前瞻性、随机性对照临床研究”为依托,形成行业引领的现代研究成果,丰富学科学术内涵。工作室将分三层进行建设:一、筑基固本,培育“工匠型”青年骨干。让每一位从我们科室走出的医生,都成为技术过硬、群众信赖的健康“守门人”,为夯实我区基层医疗网底贡献专业力量。二、攀高育新,锻造“创新型”领军人才。三、融汇致远,引育“复合型”高峰人才。以临床实践筑基,以科研创新驱动,以学科融合致远,最终目标是形成一支层次分明、梯队合理、与“高大尚”平谷高质量区域发展需求高度适配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让古老的推拿术为区域百姓健康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医针灸

高层次人才工作室

  主持人:

  许世闻:主任医师、针灸科主任,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针灸重点专科带头人。贺氏火针针法优秀传承人、仲景国医传人、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平谷区“汇谷计划“人才等。中国针灸学会火针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平谷区区中医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0.png

  于川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科技新星奖获得者、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平谷区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针灸学会第一届盆底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11.png

  建设目标:

  工作室依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十三五、十四五重点专科等多重优势,以打造区域针灸领域核心高地、品牌学科、构建 “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民生”一体化体系为定位,全面提升区域针灸诊疗专业水平与人才综合实力。工作室将从三方面进行建设:一、深耕针灸传承,锻造专业团队。以科室现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周德安、王麟鹏等传承工作室平谷分站等为根基,通过 “师带徒” 传承针灸经典技法与辨证施治精髓,并结合科室9类43项中医适宜技术,开展针对性培训,选派骨干赴上级医院进修及外出培训,培育3-5名后备团队骨干人才。二、聚力科研创新,驱动专、学科发展。整合科室科研资源与名老中医经验,围绕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等方向开展攻关。借助科室科研平台推动成果转化,为区域针灸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科研支撑。三、聚焦技术攻坚,优化服务效能。聚焦中风病防治、痛证中医药治疗、焦虑抑郁失眠及代谢综合征的综合诊治、头面五官科疾病等重点方向,基于 “药棒穴位疗法”、“蝶腭神经节针刺法”、“火针疗法” 等特色技术,结合现代诊疗设备优化治疗方案。加强多学科协作以拓展针灸应用领域,同时通过下乡诊疗、健康讲座等活动推动优质针灸服务下沉基层,在传承弘扬针灸文化的同时,为民众健康及中医药产业繁荣贡献力量。

中西医康复诊疗

高层次人才工作室

  主持人:

  徐寅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级康复重点专科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2.png

  张昕煜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主任,第六届“北京优秀医师”。

13.png

  建设目标:

  工作室将打造区域中西医结合康复领域标杆,打破人才壁垒与机构界限,构建“临床实践-科研创新-人才培育”闭环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康复服务标准化水平与人才核心竞争力为定位。工作室将从三个维度展开建设:一、厚植传承沃土,培育康复英才。以康复重点专科为根基,联动康复科市、区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构建 “中西医双轨育人”体系。既依托名老中医“师带徒”传承辨证施治精髓,又结合现代康复学科建设规范,让人才在中医经络调理、中医外治法与西医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实践中成长,打造兼具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康复人才梯队。二、融汇中西医技,提升诊疗效能。紧扣中西医结合核心,以重点专科技术平台为支撑,推动中医康复技法与现代康复技术深度融合。依托名老中医经验优化诊疗路径,既守中医“整体调理”之魂,身心并调,又取西医精准评估、靶向干预之长,让康复效果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三、锚定科研创新,赋能学科发展。以学科建设为牵引,整合优势病种诊疗思路及名老中医传承经验与现代科研资源,聚焦区级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痛点攻关。围绕优势病种及常见病的中医康复技术标准化、中西医联合康复方案优化等方向开展研究,同时借力重点专科科研平台推动成果落地,为区级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最终培养复合型人才2-3人,临床技术骨干5-6人,申报市级课题1-2项,成果转化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操作规范不少于2项。

中医内分泌诊疗

高层次人才工作室

  主持人:

  王秀芝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专科带头人。中央财政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内分泌联盟单位负责人、李文瑞名老中医工作室平谷分站负责人、全国职工健康促进工程血糖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者、平谷区“汇谷计划“人才。

14.png

  孙晔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副主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张剑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职工健康促进工程血糖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北京市医保基金监管专家、北京市扶贫协作先进个人。

15.png

  建设目标:

  工作室立足中医内分泌领域,依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十四五重点专科等多重优势,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宗旨,聚焦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骨质疏松等内分泌代谢病的中医防治研究,致力于打造集临床诊疗、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端平台。工作室将从三方面进行建设:一、整合资源,攻关克难。围绕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的疑难问题,整合多学科资源,开展特色诊疗的临床观察、中医机理、经典方剂优化等研究,突破关键技术。二、名医引领,培养人才。借助“师承项目”、“李文瑞名老中医工作室平谷分站”等平台,通过师带徒、学术交流与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育兼具临床与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骨干人才。三、医研互促,成果转化。以临床问题驱动科研,以科研成果反哺临床,加速科室协定方、诊疗方案及智能辅助工具的临床推广应用,服务基层医疗,让更多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

不孕不育诊疗

高层次人才工作室

  主持人:

  刘惠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于增瑞教授入室弟子、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于增瑞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于增瑞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于增瑞工作室学术继承人、北京市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于增瑞学术继承人。

16.png

  建设目标:

  工作室始终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根基,融合现代生殖医学技术,探索形成了“调经、种子、安胎”并举的诊疗路径,在改善生殖内分泌、提升卵子精子质量、优化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辅助生殖技术前后调理等方面稳步提升医疗技术。工作室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工作室将从两层面进行建设:一、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加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首都国医名师于增瑞教授经验传承与数据化研究。二、进一步推动中西医深度融合,探索中医药在生殖领域作用机制的现代科学阐释,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医药优秀人才队伍,为推动中医药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发展与创新奋进。

供稿:党委办公室于川

责编:宣传科